小“细管”大作用
2020-06-15 14:34洛阳市中心医院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也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指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缩,多见于早产儿,生后数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三凹征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
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传统治疗方式是采取经气管插管给药技术将肺表面活性物质(PS)滴入肺中,稳定肺泡张力,防止肺泡塌陷。此方法虽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但同时伴有气道粘膜、声门及喉软骨损伤风险。
6月5日,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胡姬婷副主任医师、王丹凤主治医师、张晓飞住院医师、魏国华主管护师、王远护师共同配合下,成功完成一例使用MIST技术(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对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进行微创气管内给药治疗。该技术是在喉镜下使用细管即16G静脉留置套管(直径1.7mm,长130mm)替代气管插管插入气管内进行肺内灌注PS并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约数分钟后,患儿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reatment,MIST)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的创新,该技术以细管替代气管插管,通过患儿有效自主呼吸,完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该技术降低了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的风险,避免了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过程中正压通气过程。运用创新的MIST技术可减少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据悉,MIST技术是目前国内外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最新方法之一,相比传统经气管插管给药技术,MIST技术能降低对患儿的气道创伤,降低无创正压通气失败的风险,减少72小时的机械通气需求,减少远期并发症,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我院救治小孕周、低出生体重儿的早产儿提供了新的救治方法。
科室联系电话:0379—63892193
图/文 NICU 金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