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多钟!医生隔着肚皮, 将胎儿“横位”转“头位”
2020-08-04 14:37《洛阳晚报》
记者 曾宇凌 通讯员 高鸽 文
一旦被胎位不正“盯”上,就意味着孕妈的顺产风险较大,可能面临剖宫产。“横位”二胎妈妈白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烦恼,最终洛阳市中心医院产科团队借助一项神奇古法,帮助她顺产生下一个8斤6两的大胖小子。这项神奇古法的名字,叫外倒转术。
01 心有不甘!
二胎妈妈想顺产,胎儿却是“横位”
白女士今年31岁,大宝今年5岁了,怀老二32周时发现胎位不正,是“横位”。这可把白女士愁怀了,因为她一直的心愿就是顺产。但“横位”“臀位”等都属于胎位异常,如果不及时纠正,顺产分娩时很可能难产。因此,很多胎位不正的产妇,最终不得不选择剖宫产手术来规避难产风险。
为了实现顺产的心愿,白女士尝试了各种纠正胎位的方法,比如做瑜伽、屈膝卧位等,但这些招数都不管用。她听家附近医院的医生说,有一种叫外倒转术的神奇古法,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可以隔着孕妇肚皮帮胎儿从“横位”变“头位”。
最终,白女士打听到洛阳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谭玉杰曾经为孕妇做过外倒转术,她便赶到该院,请求谭主任帮自己实现顺产心愿。
02 慎之又慎!
术前手绘演示图,精心做好“三手准备”
外倒转术到底是什么?真的能隔着肚皮帮孕妇纠正胎位吗?
谭玉杰说,外倒转术其实没那么神秘,是指医生通过向孕妇腹壁施加压力,用手向前或向后旋转胎儿,使其由“臀位”或“横位”转为“头位”的一种操作。过去,很多有接生经验的医生都掌握这项手法,但受成功率、并发症等因素影响,以及剖宫产手术的开展应用,外倒转术逐渐远离大家的视野,会操作的产科医生也越来越少了。
谭玉杰详细查看了白女士的各项检查结果,考虑到白女士做外倒转术的意愿特别强烈,而且她的羊水充足,身体各项指标也不错,为进行外倒转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做外倒转术的最佳时期是孕36周,而白女士已经孕39周,胎儿在子宫里旋转的空间有限,再加上白女士的腹壁较厚,给进行外倒转术增加了难度。
为了全力保障母婴平安,谭玉杰及她的产科团队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与白女士及其家属做充分术前沟通,并精心做好“三手准备”:如果外倒转术成功,立即进行胎位固定,当日催产;如果外倒转术成功,但胎儿又转回去,需再次实施外倒转术或直接剖宫产;一旦实施外倒转术过程中出现意外,立即终止妊娠实施剖宫产,确保母婴安全。
不仅各项准备工作反复推敲,谭玉杰还结合白女士的超声检查结果,手绘了一张外倒转术演示图,反复演练。
03 古法重现!
只用了一分多钟,胎儿由“横位”转为“头位”
产科团队、B超医师、麻醉师、助产士、手术间……4月10日上午,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白女士被推进了产房。
医护人员首先为白女士用了子宫松弛剂,避免她在外倒转过程中出现宫缩。谭玉杰借助超声监控图像,再次确定胎头、胎臀、胎背的具体位置,按照术前反复推敲的手法,她双手推胎头,同时让助手帮忙推胎臀,借助羊水的力量逆时针旋转胎儿。
一场“乾坤大挪移”开始上演,虽然整个旋转过程只用了短短一分多钟,但大家都高度紧张屏住呼吸。最终超声提示,胎头成功旋转到了耻骨联合处,外倒转术成功了!
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十分激动,但他们来不及庆祝,就投入下一步工作中:胎位可能再次发生改变,且考虑到白女士马上到预产期,决定立即为她实施催产。11日下午,白女士自然分娩产下了体重4.3公斤的健康男婴,她终于实现了顺产的心愿。
04 不能不知!
不是想转就能转,要按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
外倒转术难度高,且受成功率、不良并发症等因素影响,这一古法在国内外都经历了盛行、慎用、再次推广应用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子宫松弛剂的应用及二孩时代的到来,再加上自然分娩深入人心,外倒转术正在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
谭玉杰说,放开二胎后,陆续有胎位不正的产妇来咨询能不能通过外倒转术纠正胎位,白女士是她这两年成功实施的第二例外倒转术。
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胎位不正的产妇都可以通过外倒转术来纠正胎位,需要符合适应证且没有相关禁忌证。适应证包括:产妇有进行外倒转术的个人意愿、胎心良好、胎膜未破有适量羊水、无明显骨盆狭窄、无剖宫产史或产前流血史等。如果孕妇有妊娠合并症、子宫瘢痕、脐带缠绕、羊水少等危险因素,是绝对不能进行外倒转术的。
转自《洛阳晚报》